尺素金声丨三个“首次突破黑社料官网:黑社料官方平台,揭秘最新黑料与热点事件
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,同比增长实现7.2%;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,达到62.8万家;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2万亿元——上半年我国外贸实现三个“首次突破”,刻录下我国外贸顶压前行的坚韧。
历经风雨方能见彩虹,上半年外贸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。
面对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,我国通过拓展其他市场,最终实现外贸总量增长、质量提升、变量可控。“强劲贸易数据将为市场注入积极信号”“出口激增,进口反弹,为经济提供强劲动力”“出口增长超出预期”……不少外媒惊叹中国外贸的韧性。
总量增长,来自于协同共进形成的强大合力。
我国进出口已经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10万亿元以上。特别是,进入6月份,进出口、出口、进口三项指标同比全部实现正增长,而且增速都在回升。6月份的进出口规模3.85万亿元,增长5.2%,规模是历史上月度进出口的第二高位。
外贸大省,稳定外贸的基本盘。上半年,广东、江苏、浙江、上海、山东进出口值合计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64.1%,同比增长4.8%,高出全国整体增速1.9个百分点,拉动进出口整体增长3个百分点。其中,山东增速位列第一,上半年山东进出口1.73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6.8%,高于全国3.9个百分点,贡献了全国近20%的增量。
从沿海到沿边,从东部到西部,对外开放的区域布局由点到线,由线到面,各地区各部门众心齐一,协同共进,凝聚形成推动外贸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质量提升,来自于持续创新打造的产品优势。
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.2%,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,其中自主品牌比重达32.4%;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,出口继续增长61.5%;锂电池、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速都超过两成……上半年,中国出口产品创新的底色更加鲜明。
“产品不可替代,就不怕市场短期波动”“市场有变化,那就创新产品,打造新品”……国际环境复杂多变,外贸企业不惧风雨,笃定创新,加速开辟新领域、新赛道,不断以高质量的供给适配国际市场需求。
上半年,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.8万亿元,增长9.5%,占出口总值的60%。其中,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,代表绿色低碳的“新三样”产品增长12.7%。越来越多“中国智造”,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。
变量可控,来自于对多元化市场的持续耕耘。
近日,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行,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,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服务,共享开放中国的无限机遇。
面对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,我国不断扩大“朋友圈”,拉紧经贸合作纽带,共同应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。
外贸伙伴更加多元。上半年,我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,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。在对欧盟、日本、英国等传统市场实现增长的同时,新兴市场贡献了更多的增量,上半年,我国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11.29万亿元,增长4.7%,占进出口总值的51.8%,较去年同期提升0.9个百分点。
风浪越大,越显破浪韧性。当前,国际经贸形势依然存在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,近期多个国际组织纷纷下调今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,保持外贸稳定增长仍需付出百倍努力。但多元稳定的市场、创新优质的产品以及应变求新的外贸主体,让我们有充足底气、坚定信心、强大能力去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。
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,持续深化改革开放,积极推动外贸创新发展,就一定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中,持续推进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。